家乡的习俗

叙事 547字
2020-03-26 16:59:26

“正月十五闹花灯”这是北方世代流传的元宵习俗,儿是我也曾有幸去观看那灯火通明又不失风的灯会。

那年我七岁,是猴年,我和父母来到了当时盛大的灯会。我一踏入灯会,就被那人流如潮的情景所吸引了。一眼放去头顶上顶着五彩斑斓的灯油灯,冰灯,走马灯,数不胜数。而在我心中位居一手的还是那年的生肖灯------小猴灯,那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猴子,有顽皮的挂在做好的油灯上,有的是一副副版画刻在灯面上,还有的干脆把灯做成了猴子的形状,真是夺人眼球!

咚咚咚,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从灯会处传来,不一会儿,就到了跟前。只见一头头雄伟的狮子出现在我的面前,把我着实吓了一跳,仔细一看,才发现是一头头活灵活现的舞狮子。他们面色严肃,脸上用布条和绒布作装饰,只露出那有些吓人却又不是威武的血盆大口和眼睛。在狮子的身上,也布满金光闪闪的条纹。听长辈说,舞狮子还代表着生活吉祥如意平安,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习俗,见证了古老的中华人民的传承。

在我的老家,在元宵节还有一个特色叫做上供,其意思就是把神送上天,这样神就能保佑家里整整一年,但每当在灶房里(厨房里)烧上上供的蜡烛时,只有大人才能进入灶房,小孩子只能眼巴巴的站在灶房外面,因为往往顽皮的孩子们会惊扰报平安的神仙,每当我看见那飘然的烛光,也不禁感受到了对来年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。

北方的元宵节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,有的或许会有些迷信,可是又怎么不是为了家人们祈福呢?我也更是爱这有趣热闹的习俗!